在1988年的深圳,一个中年创业者正准备搭起两间简易房舍,筹集了仅有的两万一千元。这名后起创业者叫做任正非,而这个公司叫做华为。与此同时,不远处,一位37岁的王石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
然而,这个故事并没有让人感到特别,因为这样的成功似乎并不罕见。在那个年代,有很多人都像王石一样,从国营单位离职,靠倒卖玉米、科教仪器发大财。甚至,在同一年里,还有其他人如宗庆后和马云,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然而,任正非的情况不同。他不但老了,而且被开除,被离婚,从部队转业干部到国企高管,再到最终的一无所有。44岁时,他几乎成了孤家寡人。但是,这并不是他生命中的低谷。
历史总是要通过这样决绝的悲情成就一段佳话。任正非离开南油公司后,没有放弃,他决定踏上自己的事业之路。这一年,也是一个草莽英雄起家的年代。而他的勇气和毅力,最终让他成为通讯行业世界第一大的企业家之一。
这不是一个关于苦难越多越能衬托一个人成功意义的小说。这是一个关于触底反弹的人生故事,只要人们明白触底不一定会跟着反弹,就足够了。而且,并非苦难越多越能衬托一个人的成功意义,而是任何人的命运都是由意志、主观能动性和运气共同作用而成。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励志人物,他们的故事曲折离奇且经过了足够时间考验。他们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只要有一丝希望,一丝坚持,就有可能改变命运。
任正非今日已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年他曾经身处困境时,是如何站起来重新出发的。如果你现在也遇到了挑战,你应该知道,即使你的境遇再差,也许你还没有达到任正非当年那样惨淡的情景。你还有青春,你还有社会环境,你还有再来一次的可能。相信历史总不缺乏再一次的巧合,只是在那个时候,你是否能够问自己一句,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份,当时你的位置是什么?跟谁风云际会?
因此,让我们学习那些像任正 非一样,用坚定的意志力和不屈服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坚韧。在那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华为”,用自己的双手去筑梦,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地基,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都不要退缩,因为只要有一颗勇敢的心,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