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樱桃园镇保教活动一体化工作,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根据樱桃园镇教研室工作安排,近日,莘县樱桃园镇实验幼儿园开展“非遗润童心·活力传经典”为主题的观摩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樱桃园镇政府领导,镇中心小学领导、镇所有的幼教园长及骨干教师四十余人,共同探讨如何推动非遗文化在幼儿园的实践。
此次活动,观察孩子们通过身体感知、艺术创作、角色扮演三种维度,亲力“活态非遗”的奇妙之旅。每个环节都暗藏了《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文化认同、艺术表现、动作发展等目标的融合实现,一起观察传统文化如何激活幼儿的多元智能。
首先映入眼帘的:我们的非遗动态活动展板
动态非遗:舞龙舞狮
大班幼儿的舞龙舞狮表演,不仅是大肌肉动作发展的双重奏,而且培养了团队协作与节奏感。
跳皮筋
跳皮筋则巧妙转化为数学认知载体,民谣“马兰开花二十一”其实是乘法口诀的民间智慧。
图片
这两种“动态非遗”正是我们户外运动课程的创新题材。将传统文化的热烈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大厅内摆放的:静态非遗展板
教师们用科普加环境创设渲染氛围,以达到重构文化认知的尝试。
静态非遗活动
中班小朋友的手偶剧场开演啦
皮影戏
传统皮影搭配书中故事,孩子们自制角色,用童谣配音。
孩子们生动的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进行演绎传递着非遗故事。
拓印区的孩子用植物纹理“解码”古老符号,偶戏中“动态叙事”与拓印“静态复刻”的对比,正是传统文化“一体多面”的生动体现。
图片
纸鸢区挂着的各色风筝造型各异,装饰着精美图案,纸鸢制作隐含的“对称平衡”原理,正是科学探究的绝佳入口,深入了解这一传统技艺的制作工艺与文化寓意。
扎染的“捆扎与拆解”过程是化学反应的萌芽。
簪花不仅是美育,更是文化比较的起点。
现场观摩结束后,园长与教师们围绕非遗,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挖掘非遗传承资源整合三方面进行研讨。教师们踊跃发言,现场是智慧火花的碰撞;每一场聆听,都是自我提升的阶梯。与知识同行,与优秀为伍,成就更好的教育之旅。
樱桃园镇实验幼儿园将以此次教研为契机,开发园本非遗课程,让更多童年与传统温暖相遇。未来类似活动将持续开展,推动更多人走进非遗、热爱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