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不像人类会恐针,只要扎上针灸配合度还是挺高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马爱团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宠物频道采访时介绍,“宠物看中医”并非新鲜事物,其源头可追溯至传统中兽医学。中兽医学最初以马、牛等家畜为治疗对象,只是如今延伸到了犬猫等伴侣动物。
马爱团表示,宠物中医与人类中医一脉相承,讲究“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强调从身体整体机能出发进行调理,而非仅仅针对某一症状,更注重宠物机体的阴阳平衡与气血调和。
瑞派上海果果宠物医院的中兽医医生顾咏梅表示,目前中兽医的从业者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是大学阶段就专攻中兽医学专业,另一类则是大学学的是西医专业,但在工作过程中接受了中兽医学治疗技术的相关培训,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开展起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中兽医在开展医疗工作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中国兽医协会中兽医分会也正在推动“中兽医认证体系”,要求医师完成400学时理论学习+200例临床实践方可执业。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马爱团为宠物做治疗。受访者供图
在治疗手段上,中兽医既传承了传统经典技法,又结合现代宠物生理特点进行了创新。马爱团举例,针灸是应用最广泛的疗法之一,医生会根据宠物体型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银针,针对椎间盘突出、神经损伤等病症进行穴位刺激,部分治疗还会搭配电针仪增强疗效,整个过程痛感轻微,多数宠物能安静配合。艾灸、药浴、中药内服等疗法也各有侧重,艾灸通过温热刺激改善脾胃功能、缓解关节疼痛,药浴则适用于皮肤真菌病、过敏性皮炎等病症,中药复方则会根据宠物体质差异“一宠一方”调配,实现个体化治疗。
顾咏梅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给宠物做中医治疗,第一步要先“看”,观察精神状态、毛发光泽度,比如肝肾功能不好的宠物,可能会出现毛发干枯、眼周分泌物增多;再“问”主人,了解宠物饮食、排便、睡眠情况,比如是否突然挑食、排便是否成形;最后结合“切”诊,摸脉象、查舌色,综合判断体质后才能制定方案。
“我们医院中医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针灸、中药、食疗(食物调整和提供药膳配方)三大类,同时会指导家长在家也进行推拿、按摩、康复理疗。”顾咏梅说,当前,医院日均门诊量约有20例,在周一和周四这样的就诊高峰时段,门诊量可攀升至40例左右。前来就诊的宠物除猫狗外,还有乌龟、兔子、鸟类、蜥蜴、蛇、龙猫等各类异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