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唐山大地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
看地震观后感 1
寒假第二天,爸妈要带我去湖南省长沙科技馆参观。我很开心!因为之前只去过其他城市的科技馆,没去过长沙的科技馆。长沙科技馆是什么样的?其他城市的科技馆有什么区别?我二话没说,喊着爸爸妈妈赶紧开车去科技馆。
一进科技馆,你就会被几个展厅折服——“制造世界”、“物质空间”、“能源世界”、“信息港湾”、“地球家园”、“生命体验”、“数学启蒙”、“太空探索”。博物馆这么多,我真的不知道去哪里找。我打算去看看我最感兴趣的“太空探索”博物馆。
走进展厅,“哇!”多大的飞船啊!我走进去仔细看了看。原来是神舟七号。坐在神舟七号的船舱里,仿佛在宇宙无尽的长河中自由翱翔。天哪,它根本不在城市里,它在一个明亮的星球上。太美了!这里有木星、水星、火星、海王星等。我知道,还有美丽的银河,闪烁闪烁的星星。我正在欣赏美丽的风景,突然,一颗巨大的陨石飞了过来。我赶紧操作操纵杆,向左一闪,成功躲过了陨石的攻击。我就放心了。这是一艘令人兴奋又有趣的宇宙飞船。
然后,我们来到了“人生体验”馆。这次,我看到了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它需要你根据人体的结构,把人体的。组织、器官、关节、牙齿一块一块地组装起来。我心想,我该伸手了,因为我最喜欢玩组装。于是我在“人”上拼凑了几块骨头。因为不知道人的结构,所以一次次组装都失败了。最后,在父亲的帮助下,我终于拼出了“人”。这时,我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盯着我拼了命思索的“人”。这个时候你会很好奇。我在看什么?你在想什么?其实我是在看人体的结构。从这个谜题中,我知道了更多关于人体的奥秘,帮我解开了很多谜团。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制造世界”、“地球家园”、“能源世界”。
今天参观科技馆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因为它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也让我感受到了很多科学乐趣。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2
今天我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电影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夜晚,一阵巨大的“轰隆”声,把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惊醒了,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这时候人们才明白是地震了!
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压在废墟下,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牺牲了。人们发现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的两端。只能选择救一个,可是他们的妈妈一个也不想放弃,两个都想救,妈妈最终选择了救弟弟。被压在楼板下说不出话的姐姐听到了妈妈的选择,心都快碎了。姐姐奇迹般的醒了过来,后来,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姐弟俩一天天的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们都参加了唐山的志愿者救援队,这才相会、相认……
影片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我也明白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只要心里有爱,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3
在前不久,我妈妈刚刚带我去看过电影《唐山大地震》,我感动极了。我对妈妈开过一个笑话:拿三张纸擦眼泪。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感人故事。在这部影片里,悲欢离合、生离死别的故事发生了不少。这些事就像无形的手,在感情的绳子上,打上了结。我认为最感人的片段是影片一开始,妈妈答应给女儿明天买一个西红柿,女儿说妈妈骗人。妈妈说不会的。可是因为一场地震,这个约定的期限从一天变成了三十二年。在三十二年后,女儿和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后,女儿看见放在桌子上的盘子里有三个西红柿泡在水里,女儿流下了泪水。
我们没有能力阻止这场地震,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正是这样,“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和“一方有难,八方援助”这些话才能深刻地映在我们心中。唐山大地震,震碎了我们的心,那地震的声音一直在我们耳旁响起;那地震后的情形一直印在我们眼中;那场震碎人心的地震一直印在我们心里!再一次印证了难以割舍的亲情,爱的伟大!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4
看完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震撼、忍耐、亲情、责任、拼搏 ,用这几个字可以概括整部影片。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震撼了全世界。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没有接受任何国际组织的援助,全凭中国军队、各地政府派遣的救援队以及国人自发组织的志愿者参与抢险、救灾。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有的只是人的一双肉手,救援的速度和质量以及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当时的政治精神激励唐山人战胜了灾难。
余震和震后的建设中,忍耐、亲情和责任又促使唐山人默默地投入到重建家园的热潮中。他们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忍受孤独寂寞,忍受灾难带来的副影响以及自卑的心理,强迫自己忘却灾难的阴影去救险,去工作。可是灾难的阴影不是轻易可以抹掉的,需要长时间的慢慢磨砺。就像影片中母女的心结在灾后的32年才得以化解。
当然,唐山的今天,离不开唐山人的拼搏。没有拼搏就没有现在的唐山;没有拼搏,唐山有可能在国人乃至世界人的心中只是一个瞬间而已。
很佩服冯小刚导演的天才,抓住了人的心理,把一个灾难片用亲情串起来,没有刻意描写灾难的残墙瓦砾,而是渲染了人的本性,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不愧为新一代的导演大师。
看了唐山大地震,不能不提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影片中冯导巧妙地把唐山大地震中失散的姐弟俩放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中相见相认,让观众再次进入灾难的残酷中,使得观众在冯导蒙太奇手法的调动下,心灵再次得以震撼,泪水再一次控制不住。汶川震后的抢险,唐山的救援队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唐山和汶川联系在一起,同样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
唐山,不仅仅只代表一座美丽的城市。在当今金钱、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唐山更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支柱。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5
“23秒,32年”,紧紧地牵动着我的心。今天,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久久让我难以忘却。作为一个90后的唐山人,让我发出了许多感想。
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我不得不佩服冯导,他是一个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导演,还是一个可以让观众泣不成声的导演。《唐山大地震》挑战你的泪腺!
令我最感动是片尾处,方登原谅了妈妈,第一次回到唐山的家里,看到妈妈为她准备好的凉水泡西红柿、妈妈的下跪,让人心酸有余!方登在自己和爸爸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
……
不说这些情节对泪腺的挑战,全剧对唐山人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足以让唐山人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全人类的尊重!
剧中仅表现了方达、方登的一家人,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着对生离死别的权威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拥有千百万懂得人间大爱的人民!
片尾,一位华发老者对着地震纪念墙自语:“过两天我再来看你。”之后骑上自行车,慢慢离去,字幕:“宋守述,65岁,冶金矿山机械厂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妹妹和儿子,儿子宋永杰年仅5岁。”这个镜头使我震撼!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唐山人,观看《唐山大地震》后,感触深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更美的唐山,同时我还明白:生活常态中的一切变得那样的渺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豁达地去面对生活吧!
看地震观后感 6
为了让我们体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学校专门举办校外教学。当老师宣布期中考试后带我们去参观科技馆时,大家都激动不已,欢呼雀跃。
数数!数数!期待已久的一天终于到来了!看到豪华的旅游巴士在学校门口等着我们,真是太高兴了!大家争先恐后地上车,就是为了找个舒服的座位。下车后,我们直接去了五楼——“奇妙科学游戏区”。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人力发电机”。它的结构有一辆自行车,一艘船和一个球。轻轻一踩球就会发光。太神奇了!然后我们去体验了大泡泡,浮球,摩擦滑行,拉车等。其中的“拉车”至今记忆犹新。只要我轻轻一拉绳子,整辆车都会悬空。我就像一个拥有无限力量和神奇力量的巨人,真的很有意思!
后来,我们欣赏了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魔术师可以把鸡蛋变回原来的位置。每个人都对他的精彩表演赞不绝口。
经过这次校外教学,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大开眼界,让我体会到发明家的辛苦和奉献。我希望学校下次能再举办这样的活动,这样我们可以学得更开心。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7
1976年深夜,唐山,大地震。
突如其来的地震,好似一只巨大凶猛的野兽在地心中耸身一摇,震倒了一排排高耸的楼宇,夺走了一条条灿烂的生命,和睦的家庭瞬间家破人亡。但它永远摧毁不了——一位母亲对儿女三十年来深深的爱与思念。
也许我们永远不会有这样无奈痛苦的抉择——在挚爱的亲人中,只能救一个,却要压死另一个!当痛苦的母亲咬着牙说出“救弟弟”时,那短短的三个字却比压在身上的大石板还要沉重的压在了姐姐的心里,同样也压在母亲的心里……三十年后,已经恨了母亲三十年的大难不死的姐姐,历经了养母的逝世、爱情的变故,偶遇了弟弟。见面之后,母亲的泪水、下跪、温暖的话语成了最炙热的阳光,融化了姐姐心中三十年的寒冰……
在天灾面前,我们无力阻止它的到来;在死亡面前,我们也无法挽回失去的生命。但母亲却用爱来修复姐姐受伤的心灵。母亲并不是自私、重男轻女的。在弟弟还能说话,姐姐却只能敲石头的情况下,她也只是抱着“救就要救活”的心态。弟弟被救出来时,母亲仍紧紧抱着姐姐的“尸体”不肯离去。弟弟富了,母亲仍固执的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只为了偿还三十年前的`那份情债。灵桌上一直供着姐姐最爱吃的西红柿……她,一位普通的母亲,却用最不普通的方式谱写爱的赞歌!
也许,在恳求母亲再次买下心仪的玩具时,我们不会想到堆满玩具的房间,而只怪罪妈妈的吝啬;也许,在请求出去好好疯玩一把时,我们没注意试卷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而怪罪妈妈的不开明;也许,在挑食只吃荤菜时,我们没意识到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而怪罪妈妈的种种苛求……爱,并不是一定要大声喊出来,并不一定要经历生离死别才能体现出来的,它其实一直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无论经历多少个春夏秋冬都不会改变的。
逝者安息,面对生命之花的消逝,我们能够珍惜的,也是应该铭记的,是那份永远不变的至爱真情!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8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扬州看了一场电影,名叫《唐山大地震》。电影讲述了1976年唐山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时的情景。瞬间唐山从美丽的凤凰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地震时一块水泥板压在一对龙凤胎姐弟身上,压的位置导致只能救其中一个,他们的妈妈在无奈中只好说救弟弟。我想这时候姐姐肯定恨透了妈妈。不知怎么回事,姐姐还是被救了出来。在雨中,姐姐醒了,她在雨中走啊走,走啊走,一个军人走过来,问她:“小姑娘,你的家在哪儿?你还有亲人吗?”姐姐哭了并摇了摇头。军人说:“别哭,叔叔带你回家。”说着便给姐姐穿上了雨衣,把她抱回了地震棚。晚上姐姐和那些幸存者在住在一起。后来,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了。转眼间,32年过去了,姐姐一直没去找她的亲人,因为她恨她妈妈当初没救她。直到2008年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姐姐参加了救援队,看到一对母女和她当年相似的情景,这时她想起了妈妈也理解了妈妈当初的选择,并彻底地原谅了妈妈。看完这部电影我更深一步知道了妈妈的爱是无边的,我一定要帮妈妈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少让妈妈操心。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9
夏天是炎热的,交织着辛勤的汗水。汗水是咸的,掺和着我的泪水。我的泪水源自于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已经看完有一阵子了,电影中的情节还在我的脑子里回放,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面,一阵阵动人心弦的声响。电影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影片中一对龙凤胎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头!母亲在撬开姐姐这头,弟弟得压死,撬弟弟这头,姐姐就会压死的两难局面上,痛苦的选择了弟弟方达,放弃了姐姐方登。然而,方登并没有死,被一对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后,� 转眼30年过去了,唐山的那场噩梦早已被很多人遗忘的时候,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再次爆发了8级大地震。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方达和方登这对分离了30多年的亲姐弟,在抢险救灾中重聚。一直不肯原谅自己母亲的方登,在再次目睹地震中众多生离死别的残酷后,在弟弟的劝说下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当时抉择的痛苦,最终她重新回到了唐山见到了生养自己的亲生母亲,一家团圆。
比起美国大片《2012》一个多小时的天崩地裂场面来,《唐山大地震》则是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描述那些用朴实无华的电影语言再现的灾后心灵重建故事。让人们在感受强大的地震面前,一切都变得是那么的脆弱,朴实的亲情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也无法两全。从影片了在体验地震的残酷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的是亲情的可贵,更懂得了如何去珍惜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份爱。
亲情是平凡的,却真挚,正如茉莉花的清香;荷花的清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10
《唐山大地震》通过一地震中的幸存者�
首先是方达的母亲,在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选择中痛苦的挣扎,一句救弟弟使这位母亲始终生活在愧疚中,以至儿子在深圳混出名堂了,有车子和房子,还有了自己的公司,想接母亲去享福,可这位母亲倔强的说:我哪也不去,我要去了,就更对不起你姐姐和你父亲了……
再说方登,也为母亲的“救弟弟”那句话折磨着,压抑着,直到被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以后,几天都不说一句话,甚至以为是哑巴,可是当她第一天上学报名,老师问她的名字的时候,母亲说叫王凡,小方登马上说“我叫王登”,把大家都愣住了,在这只有两个字的。语言里表现出了极其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母亲的“救弟弟”让小方登无法接受,另一方面,也为“我是唐山人”这个主题思想埋下了伏笔。
在杭州医学院学习期间,方登和一位研究生意外怀孕,男友为了不影响王登的学业,希望王登做人流,方登坚决不肯,男友问为什么,方登说“因为我是唐山人”,不用多说,就这一句我是唐山人,道出了一个经过了唐山大地震幸存下来的人对生命的执着。
王登在加拿大结了婚,当某一天,她从电视里得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情景,即刻浮现在她眼前,立马到了四川地震灾区,参加了救援工作中。影片就这样把相隔32年的唐山和汶川大地震巧妙地联系起来。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11
每一个艺术作品都不可能完美,《唐山大地震》也是,也有美玉之璞。看完之后感觉电影片名有待推敲,不应该叫《唐山大地震》,叫《方达一家的故事》可能更合适。作为一部灾难片,不足5分钟的地震特效一晃而过,本人感觉镜头时长与景致不够过瘾,技术水准无法与好莱坞灾难大片相比。另外,作为一部时间跨度长达32年的亲情片,情感主线在整部影片中缺乏鲜活生动细腻的情感表达,本人感觉剧情倒像是东拉西扯的电视剧套路。
影片中还有多处表现不够精细及严谨,根据本人细心观察,有几处是剧情、时间、道具与当时的常理不相符。首先,88年董桂兰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经查证,92年中央军委才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其次,是生活小常识,李元妮的电话是否能通话,其实是由电话线决定的,和电池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再次,90年工商银行的存折不是红皮的,那一本是九十年代末的样式,我家存有一本九十年代初的工行存折,是蓝色软皮的,上面印有人民储蓄的标志。最后就是关于方达的服饰与驾照问题:kappa是02年才进入我国市场的,我觉得方达90年左右蹬车、96年回家穿kappa的T恤和羽绒服应该是在地摊买的山寨货;还有根据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残一肢的方达是不可能申领到驾照的,所以我觉得方达应该是属于无证驾驶。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12
这周日下午,我又看了一遍《唐山大地震》。
同前两次一样,看完之后我难过了很久,一个人在家里抽泣。然而过后仔细品味,我发现三次让我流泪的理由,或者说悲伤的对象,是不尽相同的。
第一次主要是为灾难的残忍和人物的悲惨命运而哭,第二次主要是为了那个母亲的挣扎而哭,到了第三次,我除了为电影,为人物落泪之外,还为我自己感到悲伤。
这时,一个疑惑突然就从心中升起。我突然就想问自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这么多的灾难,我却没有付与同等的悲悯?同一类的地震,有的甚至有更多的伤亡。还有海啸、泥石流等等诸多灾难,我在新闻中看到时,从没给予过一句超越“哦,可千万别发生在我身上”之上的评价。甚至对于南京大屠杀,我即使会在历史试卷上写下“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一类的话,内心也从无过深的触动,只是对“三十万”这个数字有一个冷漠而疏离的印象。
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我天生就是一个冷漠,冷酷,甚至冷血的人吗?我想不是的,否则,我又怎会为那个唐山的家庭屡次落泪呢?
我开始想,用力地想,我想这之间有怎样的差别,又是什么样的隐蔽的力量促使我作出两幅截然不同的姿态来。
我似乎发现了问题所在。
“三十万”,这可怕的“三十万”!它是罪魁祸首,是差别产生的根源。
人不是冷漠的,但数字是无情的。一个数字,只是一个符号,轻飘飘地钻进人的耳朵里,除此之外,再无甚功效了。我们在听的时候,听到的是“死了三十万人”,于是就只是“死了三十万人”,这就完了。
可不该是这样的。哪能是“三十万人”,应该是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再一个人……每个人生命的消逝,哪怕是意外中的丧生,都该是值得哀悼、同情的。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可爱的个体啊!这么能用一个简简单单的“三十万”来掩盖、代替!他们中,有俏皮可爱的小孩儿,会拉扯着衣角向我们要糖吃;他们中,有善解人意的邻家兄长或是姐姐,会在我们摔倒时温柔地把我们扶起来;他们中,有不苟言笑的努力工作的大叔,用有些弯了的背,扛起了一个家……他们就是我们,就是我们亲的,爱的人啊!
可悲的是,许多人早已习惯用“数字”打量灾难,记录“灾难”,我们的新闻媒体,也在有意无意地以这样的方式来转述“灾难”。这样看来,某些人对于灾难所缺乏的同情心和对生命所缺乏的敬畏心,似乎也解释得通了。
可这是不对的,是不对的!
下一次,再有一个数字冷冰冰地入侵,我们能不能,能不能去“打捞”出它背后的一个一个的人来?一段一段的生命来?
你看《泰坦尼克号》的悲剧,若没有rose和jack的凄美的爱情,是否也只在我们记忆中沦为一起“死亡xx人”的沉船灾难呢?
而当灾难只是用数字来描述和概括的时候,这又何尝不是另一个灾难呢?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13
这部影片使我获益匪浅,在这部电影中,我可以感受到生命诚可贵,在这部影片中,我可以感悟到大爱人间,在这部影片中,我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在观看电影前我看到刚刚退场的人群中有几位红着眼圈不断抽噎的观众,想必是被电影的情节所感动的人吧!
在电影的开始从唐山地震前,街坊四邻祥和生活的场面到徐帆饰演的元妮一家的幸福家庭,紧接着,转入地震发生的情景,然后又从元妮不顾个人安危,舍命救自己的孩子的情景,丈夫舍身救妻子的情景,解放军支援部队救援的情景,认领孩子的情景,到后来社会发展,孩子们的。发展,姐姐回家的场景,可谓刻画得淋漓尽致,影片详略得当,核心情感突出,是我看过影片当中,最具有真实情感,最能把握人物情感的影片。
这部电影让我感到父母的爱永远是最深沉,最博大的,无论是亲生的,还是养父母都一样,父母永远希望自己孩子好,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优越,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曾经受过的苦,受过难的人们,我们要珍惜现在,珍惜眼前,充分合理利用自己目前良好的条件努力拼搏,多为社会做贡献。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14
1976年,是中华人民忘不了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多件大事: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和我们心目中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还有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唐山大地震……
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唐山市民都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忽然在主人公方达和方登的家的,鱼缸里的鱼跳了出来,这表示地震的前兆,忽然,地开始摇动了,巨大的震动振醒了方达的一家人。爸爸先感觉到,急忙冲出自己的房间,一路跑一路叫:“大家快跑啊!地震来了地震了!!”边说边冲向自己孩子的屋子里,孩子一边叫一边向外逃跑,突然房屋倒塌了,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废墟下,而父亲却陷如地层去世了……
救援队寻找到了方登和方达,他们开始就他们,但一开始就无能为力,因为两个孩子都压在一快水泥板上,只能救一个,母亲都想要,但不可以的,“这边发现了被困人员”友邻救援队说,这边的就想赶过去了,劝母亲快做决定,母亲迷茫的说:“救儿子。”压在水泥板下的王登哭了。
可喜的是王登在尸体堆里活过来了,是解放军叔叔收养了她,一直养到她长大,她读上了大学的医疗系,打算将来为困难的人们服务。方达因为右手残疾,只能拉三轮车养母亲。
10年后,王登结婚生了孩子,叫点点。她的丈夫是加拿大人。方达的孩子也叫点点!王� 0地震,王登决定去当志愿者,方达也参加了,为灾区捐赠救援物资。两人是在一顿晚饭相认的……
方达带王登去看母亲,母亲痛苦欲绝的看见这自己女儿没死,30年了,每天守着自己女儿,从此过上快乐的生活…
这部电影真的很好,体现出了一母亲对儿女的慈爱,表现了人民面对地震坚强不屈,自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看地震观后感 15
海啸,水涝,地震等一系列的自然灾难,将会给人们带来多少心里的创伤。《唐山大地震》在各大电影院首次放映,听说这部片子很感人,于是妈妈便决定也带我去看看。
我们来到万达电影城。这个电影讲了在唐山大地震中,姐姐和弟弟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母亲面对着只能救一个的选择,她选择了弟弟。虽然后来两个孩子都活了下来,但是却忘不了心中的`痛,姐姐因此而离别了母亲32年。人生中有多少个32年呀,就是因为那不堪回首的23秒,造成了母女人生中痛苦的32年。
从开始到结尾,都演得那么真实,让人们情不自禁的留下了感动的眼泪。地震后的悲欢离合又给整个电影增添了不少人世间的情感。
走出电影院,我想,地震中有多少人失去宝贵生命,有多少人变成了孤儿,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让我们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伸出你援助的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看地震观后感 16
昨天下午,我和爸爸一同去中影南国影城观看了电影《大地震》,电影开始了,首先出现的画面是1976年的,一大群蜻蜓从轨道上呼啸一起飞过,水池里的鱼儿不断地想要跳出水面,种种迹象表明——要地震了。
可是人们全然不知,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而已,殊不知灾难正悄悄地向他们走来,李元妮和方大强是一对很要好的夫妻,他们还有一对龙凤胎,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地震前他们一家子还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可是突然,天边突然出现一层紫色的地震云,吊灯不断地摇晃,倾刻间,屋接二连三地倒塌,由于地震来得突然,惊慌失措的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倒塌下来的砖头和预制板无情地压在下面。两夫妻由于在外面做事没有被废墟压到,可是他们的孩子还在家里,李元妮救子心切,不顾一切地要跑进他们的,可是关键时刻她被方大强拽了以下,倒在了地上,可是当她倒在地上的一瞬间,地面裂开了一条大缝,紧接着掉下来了几块沉重的预制板,李元妮亲眼看见自己的。丈夫被压在了废墟下。地震结束了,仅仅23秒钟的时间,便成了一片废墟,幸存下来的人们也忙着开始救废墟下的人。
李元妮发现了大强,大强还有一口微弱的气息,就在李元妮即将把大强救出来的时候,突然来了一股强烈的余震,又把大强给无情地埋在了废墟之中。李元妮了,她大骂爷为什么那么无情,把自己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给带走,为什么要引发这样大的一场灾难。可是命运不可,更不可能改变,只有面对事实。这时又有人发现了方登和方达,可不幸的是他们两个被压在一块预制板下,并且他们刚巧都在预制板的两头,救了姐姐就得压死弟弟,救了弟弟就得压死姐姐,无奈之下只能二者选一,在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下,李元尼选择了救弟弟方达,救弟弟这三个字让姐姐方登了,她也开始记恨她的妈妈,为什么抛弃她,,于是预制板被撬开了,方达被救了出来,但是他少了一支胳膊,方登其实并没有死,她只是被预制板压得昏厥了而已。后来她被一对夫妻收养,过上了平的生活,而方登妈妈以为方登已经死了,便年年给他们两个烧纸说现在的家怎样走什么的,内心那段悲伤的记忆依然没有被冲淡。事隔32年后,方登嫁给了一个律师,而方达也事业有成成了一个旅游的老板,他们两姐妹在汶川大地震救灾的时候又再度见面。方登终于有所,放下了心中的愁恨,回到家乡和自己的妈妈再度重缝。23秒却让这对母女分开了32年。
看完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很大,方� 更何况自己救出的是自己的弟弟,亲人终究是亲人,不能因为一时的而浪费了你自己亲人的时光。所以我们不要学习电影中的方登,应该学会放下,因为别人这么做也是有理由的。想一想我们自己,也有或多或少记恨过自己的妈妈,但是有时候,别人那么做也许是为了帮助你、磨练你,所以不要被冲昏了头脑,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在记恨你的亲人,请赶快去说声对不起,因为他(她)终究是你的亲人。
在此,我也祝福我们浴火的城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的老百姓生活得能更加幸福美满!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17
在生日那天,我看了暑假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 只想说一句话:这部电影很好,很强大。
一部电影下来,人已经哭得个稀里哗啦,真后悔没带纸巾。 眼泪肆意地流淌下来,好像承载着对每一个亡灵的尊重与祭奠。 某人看着我,帮我拭去了脸上如珍珠断线的泪。
一
“救弟弟吧。”
一个水泥板,两头压着孩子,左边是弟弟,右边是姐姐(好像是这样,具体记不清了),在妈妈说救弟弟的一刹那,姐姐登的眼里含着泪花,绝望而又无奈地流下了。一声巨响。然后 ,一片漆黑。
原来为弟弟付出了那么多,终究,还是被抛弃了。恨意肆意地蔓延,随着泪水漫出了眼眶。然后就注定了登不愿意回忆的惨痛记忆。有时候命运很残酷,就那么一瞬间,一句话,一个决定,就注定了你是生是死,是成是败。而且,你无力反抗。
二
“我叫王登!”
沉默不语了好长时间,在报名的时候,登突然大声地说:“我叫王登!”登,多熟悉的字眼。原来记忆是深深地刻在你的'脑海里,你抹不去,你忘不掉,你一辈子永远是登。你永远有个弟弟,你永远有个舍了你的命去救弟弟的妈,你永远有个为了救你妈救你跟弟弟而亡的爸爸。老根子,命运,你承载着,好多好多。可幸的是,你仍然能忍着痛,忍着你回忆惨裂的伤痛骄傲的告诉别人,你叫登。方登,王登。
三
“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
老人三十多年念着的话,满含着对女儿,对丈夫的歉意。那种深深的愧疚,是恨不得跪下,恨不得拿了自己的命去偿还,是恨不得自己多受点难,来补偿他们的那种刻心入骨的深深的“恨”。在登前的那深深的一跪,跪出了一个母亲对女儿深深地歉意,跪出了一个母亲对女儿刻骨铭心的爱,跪出了一个母亲的尊严。
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
有了,就应该知道珍惜,好好地珍惜。
印象比较深的几句话就在上面,差不多就是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落的泪。总觉得平凡的文字下面有一根银针,深深地触进了我们的心灵。拨动了人们心底最深最厚重而又最敏感的那根弦。
23秒,32年。
唐山的人们啊, 要坚强。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强。
看地震观后感 18
今天晚上,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到银座全球通电影城去看电影。我们观看的是《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它发生于中国唐山的里氏7.8级,造成了242769人死亡。这场灾难,给很多的家庭都带来了不幸。至今很多场面仍让我记忆犹新:
在一天下午,唐山的每个地方都出现了很多的蜻蜓,人们觉得非常的奇怪。可是他们不知道,这蜻蜓是地震前的前兆。这时的人们,有的已经回到了家,有的正在往家赶,还有的在上班……此时的方登和方达正坐在爸爸的大卡车里,仔细的观察着这些蜻蜓。方登和方达是一对活泼可爱的的。龙凤胎,他们和爸爸妈妈快快乐乐的生活着。这天晚上,他们的爸爸和妈妈在楼底下乘凉,而两个孩子却在家里准备睡觉。
突然,剧烈的摇晃开始了。正在施工的大吊车突然间倒了下来,砸到了几名工人的身上。接着,楼房也在不停地摇晃,吊灯哗哗的往下掉,地上的建筑物也相继倒塌,砸死了很多人。人们在四处逃跑,爸爸妈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楼房再慢慢的塌陷,而却无法挽回。爸爸妈妈非常的恐惧。妈妈刚想冲到楼上救两个孩子,却一把被爸爸抓住。爸爸对妈妈说:“你不要命了吗?”然后,爸爸跑进了危险的地带去救方登和方达,可就在爸爸刚跑进去的那一刹那,楼房“咚”的一声,全部都倒塌了,他们的爸爸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地震停止了以后,人们徒手把一具具尸体都挖了出来,其中,有他们的爸爸。妈妈抱着爸爸大哭,虽然妈妈痛苦的哭了一场,但却永远化解不了她心中的悲痛。这时的天空也在哭泣,哗哗的雨下个不停,人们的哭喊声连成一片,死去的人们的尸体遍地罗列……
这时,又有人高喊说找到了方登和方达的具体位置,妈妈听了,连忙放下爸爸,跑去看自己的两个孩子。
找到孩子的人说,两个孩子压在一块水泥板下,要救只能救一个,妈妈一听,非常的着急。哭着喊着说两个孩子都要救,可是那个人说只能救一个。最后,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妈妈做了决定,救弟弟。
在废墟中的姐姐方登听见了,眼泪默默地流了出来。被救出来以后,两个孩子都是昏迷的状态(方达失去了一只手臂)。人们以为姐姐方登死了,妈妈抱起方登,反复的说,登,妈妈对不起你!这句话。之后,妈妈就带着方达去了解放军救援的地方。
方登醒过来了,她发现旁边躺着的是她的爸爸,在一片混乱中,他自己走出了出去,这时,她遇见了一个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就把她带回了他们暂时搭的军营。
然后,她的养父养母收养了方登,于是,又重新起名为王登。
在养父养母的细心照顾下,王登渐渐地长大了。
上大学的时候,王登跟一个男同学谈恋爱,后来又怀孕了。接着,王登又和一个外国人结婚了。
在四川大地震的时候,王登参与了这次的救援活动,而她得弟弟方达也去救援了,就这样,她们又一次的团聚到了一起。
转眼间,王登的孩子和方达的孩子都已经很大了,他们都叫点点。妈妈和王登还有方达和他的妻子、儿子,来到了爸爸的墓前。然后,妈妈跪下说,大强,你把我们的女儿送回来了!
后来,王登认识到自己错了,便想让母亲原谅她,母亲便原谅了她。说完,母亲又好好的摸着爸爸的墓……
看了这一部电影,我深受启发:亲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父母对方登和方达的爱,一次又一次的体现了出来。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去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父爱和母爱永远都是伟大的。而且,自然灾害侵占了我们的家园,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人类,如果我们不去伤害动物、植物,那大自然也不会向我们伸去灾难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