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岁数,步入了某种生活的境界,就会感到时间在悄然流逝,不经意间,几年就像飘逝的落叶,一去不复返。许多人,在生命的长河中,在日益广阔的时空里,与曾经亲近的人渐行渐远,仿佛距离再长也不会减少那份淡淡的情感。有人可能认为这不过是常事,他们会说“我性格开朗,我能与每一个我遇到的陌生人建立友谊”,但他们往往忽略了真正朋友之间那份纯粹和珍贵。
真正的朋友是彼此之间心灵相通,没有猜疑和试探,无需过多言语中的掩饰或顾虑。如果一个人,他周围所有的人都成了他的好友,那么这更多的是虚幻而非真实。鲁迅先生曾给瞿秋白写下:“知己难求,以同道之视。”看来,找到知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而真正的朋友,更是稀罕得可宝。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离开了学校走进社会,与世界上更加多样化的人群打交道,这种频繁交往反而让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孤独感。在那些聚餐、商讨业务或寻求赞助的小圈子中,我们常常发现自己话题不投机,只剩下疲惫后的孤单。而朋友,就是我们治疗这种孤独和缓解压力的良药。
小聚时节,更是讲究仪式感,这种仪式,是对内心认同的一种体现。“新酿绿蚁酒,小炉红泥火”。在寒冷冬夜,将新酿出的米酒放在微微发热的小炉火旁,让它慢慢温暖起来。这便是一种关怀,一种默契,让时光似乎变得缓慢,从而使日子显得更为精致、悠长。
当然,对待真挚的友情,也无需刻意维护面子,无需过于约束。在饭桌上,不必追求豪华,只要食物美味即可;在饮酒时,不必强迫劝酒,只需要随心所欲地享受这一刻。记得有一次,我因加班错过了与一位老友约定的聚餐,但他并没有责怪,而是在我忙碌完毕后主动邀请我们改天再见面。他甚至还准备了一块大蛋糕作为惊喜,当晚上的聚会中,每个人都祝福我的生日,那一刻,我被深深触动,因为那个简单却充满爱意的小举动让我明白,即使岁月匆匆,也有那么一些珍贵瞬间可以永远铭记。
作家李丹崖曾这样说:少年可以潇洒游荡,青年可以草率前行,但到了中年,对待朋友就不能敷衍了事。当我们意识到时间如白驹般飞逝,才知道“友”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真”,哪怕只有一两个忠诚的伙伴,与他们共度每一个清晨与黄昏,也足以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有趣,并且让那些轻飘的大年沉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