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于大哥哥的分寸与体贴:友情客串的情感共鸣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已经不再随意透露自己的年龄,因为我还算年轻,而且性格和经历都让同龄追求者并不少。但直到现在,一个完整的关系仍未形成。男孩子们总结说,我喜欢比自己大得多的人。这让我感到困惑,但我的母亲突然间提醒我:“你的那些同学不是挺好的吗?随便挑一个就行,只要不要找太大的!”这句话让我惊讶,同时也产生了一丝赞赏。
与同龄的朋友相处,我们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和享受生活。偶尔我们会想念对方,但频繁见面又觉得无聊。我喜欢他们,但并没有对其中任何人产生深厚的情感。我们的关系似乎只是为了玩耍而存在。如果大家一天都不做什么,心中都会感到不安。
然而,我第一个真正放松、心旷神怡的下午是与一位“大哥哥”度过的。他是一个英国人,比我大20岁(看起来更年轻),曾在世界各地流浪。那天,我们因为工作原因熟悉,又因为工作发展了联系。他建议我们去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我们选择了一家小咖啡馆。一杯咖啡,一本书,一起沉浸在阅读之中,他偶尔帮我续杯子,没有多余的话。但当夕阳洒满窗外时,我突然感觉前所未有的释然和舒适,不由自主地伸了个懒腰。他温柔地看着我,说:“饿吗?想吃点东西吗?”
那一刻,我被触动,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
我容易对比自己年纪大的男人产生爱意,这并非出于对他们丰富经验的崇拜,而是因为遇到的“大哥哥”,都极为绅士且耐心细致,与同龄男孩相比,他们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更擅长处理社交互动,而不是自顾其谈,大快朵颐。当然,毛头小伙子很可爱,但他们更适合是我生活中的玩伴或密友,却不是恋爱对象。
关于“爱”的理解,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对我来说,爱就是安全、温暖、协调和甜蜜。我渴望被保护,被宠爱,害怕孤独和伤害。
由于父母忙碌,我从小独立生活了。不仅如此,就是修理电器或用冲击钻开墙壁安装柜台这些事,对我来说都是简单的事情,以至于住一起的一个女孩儿说,与我生活,就没必要找男朋友。
这种情况下,看待普通的情感和人类活动时,我很难将思绪转移到那种意味着“爱”的状态:生活似乎并不缺少什么,不需要依靠,也没有寻觅恋人的欲望。不管是过去的同学还是现在的同事,都没能给我带来甜蜜而温馨的心跳,是一种熟悉得毫无新鲜感的事物。
有一次,有个同事说,最能打动我的,是一种心理上被“罩”的感觉。这无法用行动解释,只能归结为精神上的愉悦,有时候是一两句刺痛的话,有时候是一眼流露出不经意却深刻的情景。你是在面对一个人,却明显觉得你面对的是一部巨著、一段久远岁月、一篇正写作激动时尚未完成的小说,让人读不停却又有些舍不得读完,又希望能够理解却总觉得永远有些地方不能完全理解……就像那个英国人,他照顾着我,却让我好像没有察觉;他体贴着我,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太过或难堪。这些,是那些穿着肥腿裤染黄发走路晃荡打扮的小伙子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程度。
分寸与体贴,是“大哥哥”们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也正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在《松霞恋》公布后,这类话题热度骤升,但是对于这种情感简化,让它变得只有两个角色——女人和男人。如果你真心,那么就是珍惜他的人,而不是他的年龄,或其他,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