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从销售到企业家,坚持“吃亏的工业精神”在全球化路上
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女企业家,从普通销售业务员到知名女企业家,她说,要有“吃亏的工业精神”,这在这个人人想赚快钱的年代,显得“不合时宜”。董明珠是全球最大家用空调生产企业格力电器的副董事长、总裁。她渴望用吃亏的工业精神,支撑铺设一条“中国创造之路”,她说,格力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将成为服务于全球的企业。
专业化中的多元化
几年前就有人担忧格力走专业化已经到“天花板”了。没想到,格力的增长速度反而更快了。从1991年到2001年,格力的产值从4亿元做到56亿元;从2001年到2010年,格力的产值从56亿元做到600亿元;2011年的产值将增加200亿元至800亿元。
董明珠说:“我们发现走专业化道路,越走越宽。”别人担忧格力的业绩能否可持续增长,她却认为,只要能不断创造新产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那么企业才具有可持续性,不然多元化也不可持续。
对比于两年前,格力有了更清晰的战略定位--早日成为全球制冷领域的领军企业。不仅局限于空调,但仍然坚持专业化路线,谋求“专业化中的多元化”。
现在除了飞机上的空调,在任何环境下的空调,都能生产,比如远洋货轮上的空调。董明珠说,他们正从家用空调拓展到商用空调,加强公共环境和特殊环境产品研发。
另外,他们一直关注高、精、尖产品,如上游电机、压缩机。在中国,这些技术还没有完全领先,但恰恰他们又有能力自主创新,所以他们同时在推动产业向前一体化。
核心技术是脊梁
在家电业多元成风的大背景下,其战略思考却很独特:由于专业化,使得才能拥有领先的地位,然后才能创造更大的市场。
2010年的技术研发投入达到30亿人民币。目前,有三个研究院和4000多名研究人员,在更高端层面进行研发。“早几年,我们在硬件软件人才方面已经投入很多。但有人问,这些投入是否收回?”董明珠回答,“这些并不是当初就能获得收益。但2003年的差距为13亿,而今年已达250亿,现在效果慢慢体现。”
曾经有一句话:“不创新等死,一直创新找死。”如何实现技术创新与业绩增长之间良性循环?董明珠认为,每次都不能急功近利,有社会责任感心才会冷静。“比如,我看到报道内蒙古冬天取暖缺煤,我就感到有责任,加快推广离心机组。”
人的质量是产品质量基础
相比于技术创新,对品质要求同样严厉。已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立体式改进模式来确保产品质量。这包括六西格玛管理法、精益生产和整改措施,以及5S建议系统QC小组等做法。
管理不能片面人性化学,让每个员工都热爱公司。而标准必须一致,“否则8万人的队伍就会溃不成军了”。此外,对接待费控制也十分严谨,可以按销售收入提取但实际只需百万级别资金,而非预算数额数千万元甚至数亿人民币。
渠道模式核心变革适应市场变化
除了技术和品质,还在渠道模式上独树一帜开创独立专卖店销售渠道模式,如今全世界共10000余家专卖店90%销量来自自己系统。此外,还通过增持各地销售公司股份加强掌控,并引入网上专卖店扩大影响范围。在这种经营思路中,“诚信共赢”,即能够保证消费者来源,同时保障所有参与者的利益,以保持整个链条稳定发展。
更多励志人物请点击:http://www.li96.com/lizh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