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时,孙正义已经规划了自己人生的50年蓝图。他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清晰的目标,分为几个阶段:
30岁之前,要成就自己的事业,为家乡争光;
40岁以前,要积累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
50岁之前,要创造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60岁之前,让事业成功稳固;
70岁之前,把事业交给下一代。
他不仅在校园内贩卖电子游戏赚取100万美元,还靠袖珍发声翻译器与夏普公司签约获得100万美元。大学毕业后,他设立了Unison World,并在几年的经营中扩大到25名员工,最终以200万美元出售给合伙人。
23岁时,孙正义成立软体银行,在市场调查方面投入巨资,编制详尽的预估报告,并成功说服东芝和富士通投资。尽管初期经营出现亏损,但软银品牌逐渐崭露头角并奠定了其事业基础。
24岁,他出版《个人电脑图书馆》,让软银名声大噪。但当日本软件银行遇到困难时,《I/O》、《ASCII》、《微软》拒绝为其刊登广告。面对挑战,他又创办两本杂志《Oh!PC》和《Oh!MZ》,虽然遭遇失败,但他没有放弃。
26岁时,与桥本五郎合作创建购物指南杂志《TAG》,尽管最终因销量不佳关门,但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韧。30岁前,他已经建立起了SoftBank帝国。
33歳時,以C语言编译器闻名的Borland公司引进美国区域网路专业公司NetWell开创东瀛新市场。他还帮助思科系统进入日本市场,并建议迪士尼入股NetWell。这份决断性和风险承担能力使得SoftBank成为区域网路标准之一,也使得Sun Microsystems、Microsoft等知名企业成为他的客户。
37歲時已是10亿美元富豪,将SoftBank上市公司化并收购Ziff通讯,因设施问题未能成功。但随后继续推进BroadBand业务,使SoftBank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雅虎等其他著名互联网企业中投入资金,使之迅速发展壮大。而且,他还主导了NTT通信网络项目,使之实现公共通信设施梦想。
45歲時,当BroadBand业务正式开始商用服务时,Sun Microsystems已经突破300万条线路,这些都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在阿里巴巴等其他科技巨头支持下,一直保持着其作为国际互联网帝国主人的地位。他被誉为国际互联网之王,不仅因为他的财富,更因为他的智慧与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