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年末,李宗盛成为了上海的常客。他的演唱会门票迅速售罄,他曾经多次说:“希望大家不要叫我大哥。我知道年轻人的挫折、彷徨,看到他们的困惑,我会感慨这些就是年轻人的专利,我希望我的每一次演出就是大家从前听到的最初的编曲。”
李宗盛今年五十有六,他回忆起曾拍拍胸脯对粉丝说,“老李是你哥们儿!”还有这次“自黑”称自己为大叔。他渴望回到28年前,那个即使知道不会有成就,也能情真意切唱歌的状态。
1980年入行至今,到了2015年即将在上海举办“Jeep之夜——李宗盛2015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限定版上海演唱会”,李宗盛迎来了从艺的第三十五个年头。在上一轮巡演中,他提出开放式命题“既然青春留不住”,看过演出的歌迷给出了回应“不唱到哭不退场”。因为,在他那充满沧桑又戳心肺深处词曲中的表达下,很多人被他的歌声打动了,他们哭红了双眼,并在微信、微博上分享着自己的观后感。
甚至连李宗盛自己也被他的歌声所打动,一边说着“我并不喜欢上海。”一边用歌声怀念起“在上海失去人生的好大一块”,因为他和林忆莲离婚前是住在上海的,“我花好多时间和这个城市和解,每次走在街道,都有思绪找我……”
虽然嘴上说着不喜欢,但李宗盛还是频繁地来到这个城市,也许就是“伤之切,爱之深”。此番返场,他调整了心态,不再想与纸巾作伴,大叔发话了:“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宣传海报上的他,一身简单汗衫短裤外加夹脚拖鞋骑摩托车,一脸微笑手比V字形,这样的萌大叔让人们忘记了那个沧桑老LI。
现在的大叔最热衷的事是做琴,还创立了一家名为“吉他”的品牌,并开设了一家名为“吉他馆”的店铺。谈及此事时,他还调侃道:“50岁后,你们还记得我的歌吗?” “记得!” “你们傻啊!”逗乐了众人。他希望能够把琴交给更有才情的人,让他们写出更动人的歌。
最近几次电视广告中出现的一个匠人形象也是如此。在一个充满工具的小工作室里慢悠悠削铅笔,在数字化时代仍然喜欢用木头铅笔创作自得其乐。一旦放下铅笔,又细心地打磨每一个零部件。他认为,有多少天分跟作品无关,只要耐心等待自然而然就会出来。而音乐,是为了沟通内心世界,因此作品便是自己的一部分。
五十岁之后,大叔认为这是结束阶段,从业人员责任已经完成,现在开始回到“我”的阶段,所以开始忽略别人的情欲痛苦,只写自我作品。“我对50岁以后自己的创作是充满期待的,还没开始呢,才刚试两个。”
作为音乐人,如果40岁之前做音乐、40岁之后做琴,那么百年后的流行音乐史上,就能有一位这样的传奇人物:40岁之前谱写旋律、40岁之后精制琴弦,而这两生涯都很完美。大叔这样生活,就是赚到了,对于生命来说,就是够本赢利。而对于那些高频低频的声音,最珍贵的是那个代表声音背后的灵魂——人类的情怀信念态度。世界再嘈杂,只有匠人的内心必须安静安定。面对自然赋予的手艺素材,大师必须先成就它,它才能成就我们。这份执著追求完美,便是我宁愿这样,不愿改变的心志。此生总是在推进一些善意执念,让它们推动我们往前,我们因此愿意听从内心安排。专注做点东西,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余的事情,就留给时间去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