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励志女人面前,社会的风云变幻似乎都不足为道。她的故事,就像一首旋律,起伏跌宕,充满了力量和感动。她说:“希望大家不要叫我大姐。我知道年轻人的挫折、彷徨,看到他们的困惑,我会感慨这些就是年轻人的专利,我希望我的每一次行动就是大家从前听到的最初的脚步。”
这个五十岁高龄的大姐今年尤其忙碌。记得她曾拍拍胸脯对周围的人说,“我是你们姐妹!”还有这次“自黑”称自己大姐。她说,她渴望回到28年前,那个即使知道不会有成就,也能情真意切做事的状态。
从点亮希望到展现笑容
1980年开始奋斗,到2015年即将在上海献上“Jeep之夜——李宗盛2015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姐好!限定版上海演唱会”,她迎来了奋斗生活的第三十五个年头。上一轮活动的时候,她起了个开放式命题叫“既然青春留不住”,看过活动的同伴给接了句“不努力到底,不见人”。因为,这位中国最励志女人唱着“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但喋喋不休时光倒流”,和“我初次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还有人问我是与非,可是谁又真的关心谁”等历经沧桑又戳心肺的歌词,让了一场热血歌迷哭泣。那阵子,在社交媒体晒出泪水涟涟照片成了她的必备画面。
甚至连她自己也唱到老泪纵横,她一边说着“我并不喜欢这里。”一边用声音怀念起“在这里失去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她和过去曾共度日的地方离婚后搬到了这里,“我花好多时间和这个地方和解,每次走在街道,都有思绪找我……”
虽然嘴上说着不喜欢,这位中国最励志女人还是频繁来往,也许就是“伤之切爱之深”。此番返场,她调整了心态,不再想与纸巾作伴,大姐发话了:“既然青春留不住,还不是做个大姐好!”宣传海报上,一身简单汗衫短裤外加夹脚拖鞋骑摩托车,一脸微笑手势比出一个大大的V。配上小清新的风格,看起来活脱脱就是一个萌大姐,而不是那个沧桑老李。
大家都知道,大姐现在最热衷的事是创业,是开设的一个名为"李吉他馆”的店铺。她曾谈及创业初衷时,还调侃歌迷。在一次分享会上,她先淡定地问,“你们说50年后,你们还会不会记得我的名字?” “会!” “你们傻啊!”逗乐了同伴们才说,“我希望,当我老去,将琴交给更有才情的手艺人,他们写出更动人的作品。”而后,又问,“以后要招学徒做吉他,有没有人愿意来?” “来!” “开玩笑很苦,被骂也不怕。”
这位萌大姐总是不经意地用幽默自黑的话题变得简单轻松很多。一颗匠心赋予琴
提到创业,就难免想到最近频频出现电视广告里的那个人物。这位匠人以慢悠悠削铅笔,在数字化如此发达时代依然喜欢拿木头铅笔在白纸上创作,对于数字化工具保持距离。他放下铅笔,用工匠服装打磨每个吉他的零部件。他认为,“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熟。我二十出头入行,只写了一百多首歌,不过算量少。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分,与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没太多关联。你不能孤独地活下去,以此作为沟通告诉世界里面的想法、眼中的世界,以及珍惜所珍惜的事情,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五十岁之后,他认为,这阶段作为音乐从业人员责任已经完成,从音乐进入自己的阶段。他开始忽略别人的情欲痛苦。“自私”地写《给自己的歌》《山丘》这样的自我的作品。“对50岁以后自己的创作充满期待,还没开始呢,只试两个”。
就像广告呈现的小清新画面一样,这位中国最励志女人的音乐与吉他不可分割。在半生音乐中,全力以赴;后半生制造琴器,他希望百年的历史书中有一样人物:40岁之前音乐40岁之后琴制,即两件事都做好了,那才完美!
这是他制作吉他的目的,用另外一种东西表达观点。但吉他服务的是音乐,而非目的。他认为,最珍贵代替不了的是那个字——"人"字。这需要精细、耐心、少量劳动。而且背后的专注技艺追求完美。这是我宁愿这样必须这样一直这样。至少保全我们最宝贵,最引以为豪的一辈子,我们因此愿意听从内心安排。大师只专注于一点事情,因为对得起光阴,它们其他的事,就让时间去评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