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楼到14楼,他或远或近。她总是缩在电梯的最角落,而他总是站在电梯靠门口。有时,在某一个楼层里,会挤进许多人,他会被人群逼到她的身边。
她曾希望他能无意踩到她的脚,大概把她的公文包碰落在地,然后开始对白。可是那些被设想了千万次的千万种开头,却无一被实现。他总是在人群稀开时,重又回到电梯的门口。
有时,在他靠得最近的时候,她能闻到他身上清爽的古龙水味,很淡很淡。他烟灰色的西服,一件褶皱都没有。那时候,她就想伸出手去,抚他的衣角,但却没有勇气做出任何行动,比如冲他微笑,和他招呼。在每日共电梯半年的时间里,这些都是她的设想。
因为她已经到了青春的分水岭—25岁了。甚至把这样一种羡慕定为爱情,都让自己觉得嫌疑。纷纷扰扰、纠结缠绵的情愫,是或不是爱情的情缘和人的来往,在这个到处都是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大都市,有谁会去玩猜心游戏?
下了班回到租住的小屋,她卸去了有些败落的妆容,看着镜子里的憔悴面容。她突然之间感到懊恼,不知是否应该期待更多。但那晚,她接到了男友谢的一通电话,从上海传来了一个决定性的消息:要她回去结婚。
半年前,他们在上海相遇,无需太多前戏和粉饰,只是一起生活,就像平淡走向更平淡。不过,因为谢忠实,没有走向分离。而后公司派她来香港办事处,为期三个月。在这期间,每一次升降,她的心中充满了对于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香港有着比上海更高楼层,她却日复一日毫无怨言地蜷缩在电梯角落。然而,那个男人始终不见于现世,只留给她深深的人生迷惑——或者说,是对未来的迷恋。在这样的城市中,又如何能够预料未来呢?
终于,当那个男人再次出现时,那份沉默变得尤为明显。她试图找寻话题,却发现自己无法回答关于香港是否真的那么好的问题,因为答案似乎并不重要了。她意识到,即便是感受,也需要有人共同分享才能真正成为真实的情感体验。
随着时间流逝,那个男人成了她的生活中的常客,他们偶尔会交谈,但更多的是沉默与目光相对。这份沉默,让他们彼此了解,也让彼此保持距离。当那个女人决定离开香港返回上海,与那个提议结婚的人一起开始新生活时,这份沉默也成为了他们之间最后的一段记忆。
尽管如此,当那个男人再次出现,并且邀请她乘坐他的车送至家中的时候,那份感情依然浮现出来。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只剩下两个人,以及那座城市。一场简单而温暖的人际互动,让一切变得既珍贵又脆弱。你知道吗?即使是短暂的一瞬间,也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