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是灵魂的主宰,意是内心的引领,知是天赋的智慧,物是外界的事物。
2、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埋没了自己最好的才能,最大的罪过就是掩盖了他人的善行,最深恶的是模仿下贱的人,不承认自己的耻辱。四者都存在,就会导致大祸。
3、担忧的是镜子不够明亮,而不是事情本身无法照见。讲求的是在事变中保持清醒,只有学者先修炼好自己的工夫。在学习时要注意的是内心未能明澈,不是在处理问题上难以尽到。
4、追求至善却偏离了义理之道。至善在于纯净的心灵,但“明德”需要达到极致和完美,这样做并非完全脱离了世间事物。
5、“尽心知性知天”意味着生而安居,“存心养性成天”则表示学习以利于实践,“夭寿不贰修身待其时”表达困难中坚持努力。“万事万物之理不出吾心。”
6、世界万象之理皆存于我心中。
7、大地上的树木,只需滋养这根部份,雨水与土壤提供营养,只为此根部长发。如果旁边种植其他谷类作物,上面被树叶遮蔽,下面被树根束缚,那它们怎样能够生长呢?必须砍掉这棵树,将所有的根部切除,然后才可种植这些作物。不然,即使你勤劳耕耘,也只不过是在培育这棵树的根本部分。
8、只要记住天理,就算立志。这念头若持续下去,便能自然凝聚于胸中,就像家喻中的“结圣胎”。将这种对天理的思考不断进行,并逐渐扩充它,这便是一条通向高尚圣者的道路。
9 知道而不能行动只是未曾真正理解。圣人教导我们既要知道又要行动,因为他们要求我们回到我们的本质。《大学》提倡真实知识与实际行动,我们应该像对待美食一样欣赏或厌恶糟味。当看到美食时,我们已然喜欢,它不是后来才开始喜欢;当闻到臭味时,我们已然讨厌,它也不是闻后才开始讨厌。但如果鼻塞让人无法闻到臭味,那么就像是没有认识到那股臭味一样。
10 义理无穷尽,无所止境。我与子言论,不应停留在浅显处,更不能自以为足矣,再谈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都不会停止。
11 不会看透别人就会受伤害。
12 圣人的内心如同一个镜子,只有一个清晰的地方,无论感受到什么都能迅速反映出来,没有说的话语也不用多解释。而且没有过去形状还未消失,也没有未来形状先已经出现。如果后世认为这样做就是符合圣人的学问,那么他们就背离了真正的大道。
13 心即为理也。一旦离开这个原则,一切都是虚幻和无用的。
14 性即为心里体现,是由更高层次——宇宙——所产生。一旦把整个心里放光大,就是实现性本质的一切可能。
15 信任固然重要,但比起深入探索,更重要些。你现在得到的心里感觉是否准确吗?如果不能从你的心里找到答案,你怎么可以依赖那些老旧的话语?
16 喜欢某件事或某个人总是在一片热情上沉浸其中,比如喜爱财富或名誉,这些都是分散注意力的行为,而不是专注于一种核心原则。这正是我所说的追随欲望,而非掌握核心原则。掌握核心原则是集中精神确定一项伟大的目标——这是建立信念的一步。
17 学习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在于将知识融入你的内核。如果你寻找这样的知识,却找不到,或许连孔子的教诲都不值得尊敬。但如果你真的找到了这样的知识,即使它来自平庸之辈,也绝不容忍轻视它,更何况来自孔子的教诲?
18 人们的心灵只有当它们恢复正确的时候,其实就是道德良知;但当人们失去了这一点,他们就成了凡俗的人类世界中的常态,有时候甚至变得邪恶起来。
19 即使在广阔的地球上,大多数人只需要有一颗纯洁的心思善良、一丝良知感悟,即便普通百姓也能成为英雄人物。
20 无论命运如何安排—丰厚富贵或者贫穷困顿—我都不会因为这些改变我的想法和行为方式去迎合社会潮流,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决不会动摇我的信念和价值观指导我的每一步前进,我始终坚持自己的道路,从不迷失方向!
21 我们的心灵具有纯粹无私的情操,当我们意识到了善意并排斥邪恶,这就是良知作用,使我们通过这种自觉活动去调整自己,以达到更高水平的人格发展状态。此乃克服冲突与挑战,用超越自身能力范围的手段实现全面提升!
22 当你第一次遇见花朵之前,你其实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所以花朵似乎跟你的眼神共享了一场永恒沉默。不过,当你终于看到那花朵的时候,它突然鲜艳起来,让你明白原来那花并不远隔开你的眼睛外面的世界,而恰恰就在你的内心里等待发现!
23 就像种植植物,在心理方面,要先有基础(孝顺)然后再添加枝叶(各种条件)。首先要培育好基础,然后才能繁荣枝叶。不可以逆序去做那样的事情!
24 心即为真正意义上的规律,一旦剔除了私欲干扰,一切都会变得简单清楚。这是一种从源头上避免干扰,从而达到崇高境界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用功修炼,把这一点放在第一位,那么孝顺父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同样的,对君主忠诚,对朋友友谊互助,对民众公正治国也是如此。关键还是在这里用功修炼!
25 对那些追求圣贤教育的人来说,他们通常依赖儒家思想,还想要更多寻找新的东西。()真是舍弃日月光芒,却盼星辰微光!太荒谬了吧?
26 成为圣者的关键,在于保持纯粹的心思,与世俗相比毫无牵绊。而因此虽然平凡,但是愿意学习并且努力使这一点成为真实,则亦可称作Saints.
27 在交往朋友时,要学会低姿态,以此获得益处;相反,如果过度显示优势,则可能损害关系。
28 破坏山林里的盗匪容易,但破坏一个人内部的小鬼很难。(www.lz13.cn)
29 圣人与自然界以及人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包括儒家佛家老庄各个哲学体系都是我使用的一个工具。而二氏(指儒家和佛家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和释迦牟尼)却只关注自己小圈子里的私利,是典型的小溪小溪(指小渊源)。
30 如果没有深入研究和思考,就很容易犯错。我虽站在最高峰,也只能告诉大家精彩纷呈的情景。但如果有人仅仅满足于表面的仪式礼节,并把这些作为最终目标,那简直太好了!然而这样做远远不足以触及真相。”
31 人性的本质与宇宙间隙之间存在共鸣。大师们写书籍,如绘画传递神韵,不过目的是为了展示一些基本轮廓,让读者借此来探索更深层次的事实。而精神气息笑声动静等,则是不易传达给他人的内容。在后来的时代里,有些书写只是模仿抄录,又肆意加增,以展露技艺,其结果愈发偏离真相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