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金鹏:北大到哈佛的奋斗者
在这个世界上,面对无数挑战和难以预见的困境,坚守信念、把握自我,是成功的关键。安金鹏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也不仅仅是他刻苦努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他那份做人的操守。
1997年8月,《天津日报》发表了一篇《金鹏展翅》的报道,这篇报道感动了许多人。报道中的人物名叫安金鹏,他来自一个贫困农家的家庭。他凭借吃方便面的渣、穿补了又补衣服的生活方式,坚持学习,最终赢得了第38届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随后,这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从1997年9月开始,安金鹏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研究院深造。在各种赞扬和帮助中,他始终保持着独立与专注。他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导师安排下,又继续攻读博士后。
那么,这位从天津打拼出来的一名贫寒学生是怎样飞向哈佛这所梦寐以求的地方?他经历过什么?
通过超强自控能力和学习精神,一般四年的本科课程,只用三年时间就完成;硕士研究生通常需要满足三个年头,而安金鹏只用两年时间就拿到了硕士毕业证书;博士研究生通常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而他却在四年内获得了博士帽。
进入大学生活,每个人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也存在浮躁、虚伪和懒惰等不良风气,要实现学习发展最优化,就必须回答这些无形中的考卷。
面对同学送来的武侠小说或言情小说,安金鹏摇头推说自己不喜欢,每天更加勤奋地攀登数学高峰。在家乡被称为“津门首驿”,每次回家都是恋恋不舍地送别,因为他明白时间宝贵,不应该浪费在非必要的事情上。
尽管有很多读者希望他能成为华罗庚或陈景润那样的大科学家,但安金鹏清楚地说:“那都是很遥远的事,是我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实际的是扎实打好基础,所以他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对于任何阻碍他的学习时间,他都会像愤怒的牛一样直接拒绝。
付出总会有回报,从第一学期末考试起,他就以满分成绩位居全班第一,再次申请参加大二课程考试也是满分。而且据说,在一年内,他竟然学会了三年的数学课程。第二学年度期末考试时,他英语6级完美通过,并且物理系本科和研究生的全部课程都顺利完成。他还得知,有些人认为他的表现令人瞩目,因此哈佛大学免试录取并提供全额奖学金邀请他继续深造。
从农村娃儿一夜成名的人物面对各种干扰仍能排除一切干扰埋头学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根据《天津日报》的报道拍摄了一部关于他的专访,那时候,他已经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一夜之间接收大量来信电话,有关注健康状况,有询问学习计划,还有要求建立联系,都让这个性格内向的小伙子感到压力山大。但即使如此,他依旧选择沉浸于图书馆电脑房甚至校园石凳石桌上的书籍与知识里逃避现实,让那些来访者无法找到真相——只有真正投入到知识海洋中的一个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快乐与宁静。
对于那些想要赞助或者捐助给他的老板们,无论他们如何恳切请求,都遭到了拒绝。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好意,只是因为每一次接受帮助都会剥夺一个青年经历磨难机会,使其失去适应社会生存能力锻炼。而且,他们认为自己的辛苦成长比任何形式的手段更值得珍惜,更能够激励身边的人走自己的路。不论是在校园还是社会,当人们看到这样一种态度,他们自然会尊重并效仿这种追求卓越的心态,即使这样的追求可能会伴随一些误解和传闻,也不会影响他们坚定的步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听到那个名字——安·吉尔伯特(An Gilbert),而不是只是听说过曾经让全球震撼的一个少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