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达明
美国人克雷格·卡尔菲深爱自行车,他的故事就像一株迎着阳光行驶的竹子,勇敢而坚韧。高中时期,卡尔菲利用假期做兼职邮递员,每天骑车穿梭在街巷间。他进入布鲁克林的普拉特学院后,当同学们谈论汽车时,他依然对自行车情有独钟。
1989年大学毕业后,卡尔菲拿着借来的十万美元,在旧金山创办了“碳车架”自行车制造公司。当年他即造出了第一辆轻便碳纤维自行车,然后在职业赛车手免费试骑后,他作了进一步改进。随后他参加了国际自行车博览会,吸引了大量订单。环法自行車賽冠军格雷格·莱蒙德一次就购买了18辆。卡尔菲从中捕捉到了商机,在与莱蒙德沟通后,将轻便碳纤维自行車命名為“莱蒙德”牌。
1991年的环法比赛中,“莱蒙德”牌声名鹊起,不仅CNN、美联社等媒体报道,还掏空了一位成功女性中的100位,使得“碳车架”公司声誉大增,并为其带来了第一桶金。
然而,“碳車架”的高昂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这成为 卡爾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寻找成本降低方案时,他意外发现宠物犬咬断竹子的坚韧性。这让他产生了使用竹子制造自行車的想法,但机械师对此持怀疑态度:“竹子能比不出碳纤维那样的结实吗?”但卡尔费坚信:“如果成功,我们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和技术革新,1997年,卡尔费终于推出了第一辆由竹子制成的自行車。这款产品不仅轻巧且强韧,而且减震效果优异,对于长途骑乘更是非常理想。此外,由于维修和保养简单,这款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到1998年夏天,15万辆这种竹制化石燃料免疫力强大的绿色交通工具几乎瞬间销售一空,而之后接踵而至的是海量订单,从此,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革命”席卷全美。而对于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类发明之一——自 行 车来说,那是一次巨大的变革,无疑又是一个挑战,是一个新的开始,为何不能让它更加绿色、更加健康?
随着时间流逝,加之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在2007年,加纳、肯尼亚及乌干达三国正式批准授予他们开发生产权,让这项科技达到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并促进经济发展。2012年49岁的时候,看着自己的事业蓬勃发展,而他的名字也被写入历史书页之中,一些人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