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儿子最近玩起了扑克牌,不是那种正式的游戏,而是一种流行的网络版,里面有各种表情和动作,让人看了就笑。这个游戏在网络上非常火,每个初中生都玩过,它叫做“打扑克”。我儿子也被这款游戏吸引上了瘾。
每当放学后,他都会拿出手机,开启这款应用程序,一边下棋一边跟着节奏轻声笑。他的朋友们也都在玩,这成了他们社交的一部分。我偶尔会听到他或他的朋友们发出“软”、“疼”、“叫”的声音,这些词汇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实际上它们只是他们用来形容游戏中的不同情境。
例如,当某个人发出了一个强大的牌手时,他们可能会说:“哇,你真的很‘软’!”意思是对方的手牌非常好,赢得了比赛。而如果有人因为输掉而感到不高兴,他们可能会说:“啊,我刚才真是太‘疼’了。”这样的交流充满了年轻人的幽默感,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
有一次,我走进房间看到儿子正与几个小伙伴一起玩耍,看起来大家都快乐极了。他向我展示了一局比赛的结果,那张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我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电子游戏,它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活动和情感互动的机会。
尽管我作为父母担心孩子过度沉迷于这些数字产品,但看着我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如何合作、如何分享,以及如何面对胜利和失败,我开始接受这种现象。这场关于“软”、“疼”以及无尽呼喊的小冒险,对我的孩子来说,是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
下载本文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