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学园时期,大多数的晚上都沉迷于dnf中,那时候最高级别还是60级,紫装就像是大哥们梦寐以求的宝物。而那时候的玩法简单,地图有限,只是不断刷图杀怪,却能享受无比乐趣。有几分遗憾的是,我从未升到60级,但偶尔心血来潮就会下载重温旧日荣光,只见哥布林四处横行,一挥剑便一扫而空,再次卸载。
除了游戏,还有那些美好的回忆,让人念念不忘。在这段时间里,不仅是游戏,也有了更多关于香港电影和内地市场的一些思考。我们知道香港电影曾经拥有自己的黄金时期,但随着市场崩溃,它也跟着走向低谷。这段时间里,由于“进口片”身份限制,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市场面临诸多困难。但2003年CEPA签订后,香港电影终于摘下了“进口片”的帽子,可以大规模北上。
北上的初期,因为对自身工业自信、对内地市场和观众陌生以及特有的规则适应不良,每部作品几乎遭遇双低迷,如《大上海》、《七剑》、《十月围城》等。“香港电影已死”、“港片已没落”的论调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这个阶段确实很艰难。但2012年之后,香港电影逐渐适应了内地规则、市场和观众,而其产出的作品也能与内地共鸣,比如徐克的《狄仁杰》系列、《智取威虎山》、陈可辛的《亲爱的》、《中国合伙人》,周星驰的《美人鱼》,王晶的《澳门风云》系列等。
这些作品体现出香港电影开始“分叉”,一部分保持传统原汁原味,而另一部分几乎抹去港片印记,但保留核心创作人和制作团队,从这个角度看,“港片复苏”的话题也有其土壤。而像林超贤这样的导演,其早期作品如《线人》、《逆战》,到了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华丽转身成为国庆档的大黑马;更是在2018年的一部,《红海行动》,逆袭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并跻身中国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仅次于《战狼2_])。从这个角度看,即使是广义上的港片,也已经复苏了。
至于电视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优秀案例来探讨好电视剧应该具备哪些特点,比如演员表演能力强,有吸引力且专业;故事内容丰富且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题材选择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同时又具有历史或文化价值;类型设计新颖独特,以一种既古老又现代化的手法讲述故事。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编剧水平高,有创意并能够把握正确的情节发展方向,以及导演技巧高,对每一个角色都能给予充分发挥空间,使整个剧情流畅自然,让观众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