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一个在上海的熟客,在2014年,他的演唱会门票迅速售罄。他曾经说过:“希望大家不要叫我大哥。我知道年轻人的挫折、彷徨,看到他们的困惑,我会感慨这些就是年轻人的专利,我希望我的每一次演出就是大家从前听到的最初的编曲。”这位大叔今年五十有六,他渴望回到28年前,那个即使知道不会有成就,也能情真意切唱歌的状态。
从1980年的入行到2015年的上海献唱,“Jeep之夜——李宗盛2015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限定版上海演唱会”,李宗盛迎来了从艺的第三十五个年头。在上一轮巡演中,他提出开放式命题“既然青春留不住”,看过演出的歌迷给接了句“不唱到哭不退场”。因为他唱着历经沧桑又戳心肺的词曲,引发了一连串情感共鸣。
尽管嘴上说着不喜欢,但李宗盛还是频繁来沪,这或许是对这个城市深刻的情感。通过调整心态,他打定主意,不再想与纸巾作伴,大叔发话了:“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宣传海报上的他,一身简单汗衫短裤外加夹脚拖鞋,骑摩托车笑得像一条缝,对比起过去的一身沧桑,这更像是萌大的老李。
现在的大叔热衷于做琴,并且创立了品牌“李吉他”和开设了“李吉他馆”。在分享会上,他用幽默自黑方式,把沉重深远的话题变得简单轻松。他还提到了招学徒做吉他的计划,要把琴交给才情更有才气的人写出更动人的歌。
在电视广告里出现的一个匠人形象,让人联想到木头铅笔和数字化时代相遇的地方。虽然三十岁只写了不到三百首歌,但他相信自己有天分,更重要的是耐住性子的天分。他认为作品是为了沟通心里的想法、眼中的世界,以及所珍惜和所爱的事物。
五十岁之后,大师认为责任已结束,从此进入“我”的阶段,因此开始自私地写自己的歌。他的音乐和吉他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两件很棒的事情,而不是惊人的进展。大师希望百年后流行音乐史上有一位这样的人物:40岁之前做音乐、40岁以后做琴,即一生都做好了两件事。这便是专注做点东西成功与否留给时间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