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
1
两年前,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公司。作为新人,我被安排到基层岗位,每天干的都是琐碎的事。
几个月后,我就有点儿不开心了,说自己比很多人都能吃苦而且兢兢业业,为什么领导看不到?后来,我忍不住跟领导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反而被调去看仓库。
我所在的公司是我以前所在单位的供应商。一次,我们联合做完活动,小何跑过来跟我诉苦。我问他,“你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小何说,“至少干点技术含量高一点儿的,能学到东西的。”
我说:“你只有把这一份工作做到极致,换工作才有意义,你觉得自己做到了吗?”小何说:“看仓库那样的工作,我当然做到了极致。”我特别直接地告诉他:“不,你并没有做到。就说这次做活动需要取放货物,我发现物品A数量比较少,你们放得离门口很近;物品B数量很多,你们放得比较远。可是,领物品B的人远比领物品A的多。你觉得合理吗?”
小何想想说:“可是,送货的人送来的时候就那么放的啊!”我说:“送货的人不懂,但你是负责仓库管理的人,你应该懂!除了物品码放领取,你们一共7个人,负责领物的4个,负责看管的3个,领物的忙死,看管的却能闲死,你也觉得合理吗?”
2
大约七八年前,当时还在媒体上班。我负责的一个部门接收了一个实习生,是名牌大学新闻专业本科生的实习生,为期三个月。结果刚一个月,他就来找我说想结束实习。我问为什么,他倒也直接:“我想当一个好记者,但我觉得自己在这里学不到东西。”
听到他的回答,我特别意外。他现在每天最多的是从各个渠道整理新闻线索交给编辑,再由编辑选出可以操作的问题——这是每个新闻专业学生刚开始工作所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他继续哭丧着脸,说“这一个月里,他觉得自己每天都挺用心,但是最后总是被编辑否掉心里特别沮丧。”
3
我的职业生涯起步那几年真的就是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水平,然后再发现、再解决、再提高这样的循环。在一次被领导批评后,对方提醒了我们:如果你能让自己的表现足够好,那么不会有人批评你的。此外,即使有人批评,也并不代表他们否定了我们,而是一种来自外界可能带来的质疑,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经过多年的职场经验教会了我两件事:第一注意每一个细节;第二,从细节中寻找关键。这两点会让我们更敏锐,更周全,更容易完成从量变到质变进化真正の勤奋,不等于忙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