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个理工双硕士的海归曾经漫游了欧洲五个月,直至十一月才返回。回国后,他意识到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便决心踏上求职之路。
经过一番准备,这位理工硕士最终拿到了美国一家公司销售工程师的offer,年薪高达15万。
他的求职经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投简历和面试,以及待遇问题。
首先,他谈到了心态的问题。在学生时代,你可能很优秀,但是在职场中,并非所有人都比你学历高。你需要有一个谦虚的心态重新开始。举例来说,有一个学姐一直学习优秀,但是工作两年后仍然迷茫,因为她没有加班,而她的同事虽然学历不高却每天工作到11点12点。她提醒我们,即使别人努力也不一定能脱颖而出,我们也要努力再努力。
接着,他讲述了如何编写简历。他认为自己的简历非常漂亮新颖,这对于在国外找工作尤其重要。他强调,在国外,如果你的简历简单呆板,HR甚至会直接扔掉。如果有同学想看他的简历,只需给他留下小纸条。
然后,他讨论了英语问题。在找工作前,英语是必须掌握的,无论是口语还是听力,对于想要进入外企的人来说,更是不容忽视的事项。
最后,他提出了定位的问题。你需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然后根据这个定位去寻找合适的职位。在面试时,你们都会被问及你的职业规划。有一次群面,一名候选人回答说他愿意做任何位置,那么就被告知他可以离开现场。
关于投递和面试阶段,他分享了一些经验。他建议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应届生论坛上的招聘信息,然后投递相应的职位。除此之外,还要利用专业渠道,比如QQ群等获取消息。而且,不管是一家知名企业还是不起眼的小公司,都应该尽量去尝试,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家公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此外,在面试中,要保持礼仪,如穿着正装、礼貌用语以及正确握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不要轻易放弃即使遭遇压力或贬低性的问题,也要保持冷静并坚持下去。
最后,他谈到了待遇问题,说这就像是市场上的叫卖,就像买卖一样,要了解你的学历范围内大致工资水平,以及你对这份工作的渴望程度。在北京上海地区,大多数研究生一般情况下能得到6000元左右(含税)的收入,而外企则可达到8000元以上。此外,还有户口的问题,这对于一些同学来说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因此争取到户口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