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记得18年前的那个春天,8岁的她第一次见到那个丑丑的东西:均匀隆起的橙色小丘,一身粗糙的刺,上面一簇绿叶,倒像是绽开的花朵儿。那是父亲(father)从南方返来带给她的礼物,可是一家人竟都不知道怎样对付这个异物。菠萝在床头柜上放了3天,父亲才拿刀将它拦腰切成两半,把里面的肉一勺一勺挖出来喂她吃。母亲也突发奇想,将隔夜的米饭放进吃剩的菠萝壳里,上笼微蒸,米饭吃到口里,竟是从未有过的鲜润清香。
一年后,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辗转到另一个城市。日子像流水一样滑过,她中学大学一路读已往,毕业后在北京找了工作,穿名牌服装,用名贵手袋,喝现磨的咖啡,从而成为优雅干练时尚女子。她却再都没有尝过菠萝,就像她从不和别人谈起自己的父母,那都是心中不能碰触到的隐痛。
之后,她和他相识相爱。他曾经牵着她的手走过街角卖菠萝的小贩,看见他削去外皮、去核的手法熟练无比,他追伴伴随着她的目光,要为她买菠萝,但被她拉走。她说,不喜欢,因为那怕酸。但其实,是因为那味道太熟悉了——父亲一点点挖出的肉和母亲烹饪出的清香甜美,那些都沾染上了曾经家的幸福气息,现在早已破碎。
他们相爱两年,她提出分手,没有理由,只是不愿意让感情变成平淡琐事,就像当年的父母。而且,她害怕日久生厌,就像那些聚散离合一样。她选择先离开,以免未来受伤更深。别离前夕的一次散伙饭中,她醉酒失态,对生命中的所有变迁感到疲惫。
然而,在一个星期后的下班回家时,她发现门虚掩,而厨房里的叮当声透露着温馨。那时候,他正背对门间隙,用力地挖出菠萝内柔软果肉。他用新鲜糯米、白糖、火腿丁和青豌豆搅拌混合,再将其填入蒸好的菠萝壳中,然后放入微波炉耐心等待。这一切全然出乎意料,却又那么自然,让人感受到他的专注与关怀。
就在这静谧之际,无声地抱住他的腰肢,他惊讶立即紧握回应。在他的话语中,那个醉酒之夜所说的许多事情似乎并非空穴来风。他特意学习制作这道菜,为的是重现过去妈妈留下的味道,即便是在多么遥远的地方,也能让彼此的心灵回到那个充满温暖与安全的地方。
在听到这些话语之后,我无法阻止泪水沿脸颊缓缓而下。那是一个久违的声音,那种来自内心深处最纯粹的情感,以及那份无法言说的亲情,都在这一刻重新唤醒。我知道,这次我终于能够品尝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那缕甜蜜”的故事,它不是仅仅关于食物,更是关于记忆与情感之间永恒纽带所编织的情诗。